安博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常用的高血压降压药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1-05-3176472次播放

视频内容:

常用的高血压的降压药物:
第一,钙拮抗剂,就像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硝苯地平是缓释片或者控释片,非洛地平是缓释片。
第二,是血管紧张素的受体拮抗剂,有像厄贝沙坦、氯沙坦、缬沙坦、像替米沙坦等。
第三,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就包括像有培哚普利、贝拉普利等。
第四,是β受体阻滞剂适合于高血压合并就是冠心病、心衰、心率过快的患者。既可以控制血压,又可以降低心率,同时又保护心衰,就是保护心功能,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第五,是泌尿药利尿药,有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哪些药物能使血压升高
人的血压是有标准范围的,超过这个范围,无论是升高还是降低,都属于异常的情况。血压低的时候,可能需要服一些药物来提升血压,在临床上能够引起血压升高的药物也不少,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第一类,非甾体类的抗炎药,这类药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美洛昔康、布洛芬等等。这些药物通过各种途径,会导致前列腺素合成减少,使前列腺素的扩血管及排钠、排水的作用受到抑制,引起血管的收缩,水钠潴留,可以达到升高血压的目的。第二类,激素类药物,常用的激素类药物有地塞米松、泼尼松、强地松等等。这些激素类药物可以引起水钠潴留,增加患者的循环血容量,从而达到血压升高的目的。第三类,儿茶酚胺类药物,儿茶酚胺类的升压药有很多,比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这些药物主要是通过兴奋α和β受体,最终达到收缩血管,提高血压的目的。第四类,避孕药,有一些避孕药可以通过增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使血管收缩,并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导致患者血压升高。第五类,某些降压药物,也可以引起血压升高,比如常用的甲基多巴、胍乙啶等等,当静脉注射的时候,就有升高血压的可能。第六类,就是其它类有升压作用的药物,比如米多君,中药的生脉等,都有一定的升压作用。
语音时长 03:07

2021-11-05

65587次收听

02:48
血压145/95危险吗
若血压,偶尔一次达到了145/95mmHg并不十分危险。若145/95mmHg的血压是常态,就可以因此而诊断为高血压了,若高血压没有积极进行治疗和控制,将十分危险。长期高血压可以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情况,甚至出现急性脑血管事件。急性脑血管事件包括急性脑出血或急性脑梗死;急性心血管事件包括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还包括急性左心衰竭、恶性心律失常,这也会瞬间威胁到患者的生命;长期高血压不控制会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引发尿毒症。高血压的患者究竟适合服用,哪一类或者哪几类的降压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和服用。
02:55
16岁男孩血压正常范围
16岁的青少年正常血压范围应该在90/60mmHg到120/80mmHg之间。生理性低血压多出现在运动员、士兵,长期从事体力活动的青少年,身材弱小的女性,是不需要经过药物治疗和干预的。病理性低血压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的营养不良,纳差,电解质紊乱,贫血等等。患者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积极的处理和治疗原发病,才能使低血压的情况得以充分的缓解和改善。青少年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及肾动脉狭窄。这时也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积极的处理和治疗这些疾病,才能使高血压的状态得以缓解。
青少年高血压能治愈吗
青少年的高血压能否治愈,要看高血压的病因是什么。大部分的青少年的高血压是一个继发性的高血压,可能继发于某一种疾病。比如说肾上腺的一些疾病,或者主动脉的缩窄。有一些疾病是可以治愈的,比如说肾上腺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如果有肾上腺的腺瘤,经过的切除之后血压可能回到正常,一些主动脉的缩窄可能经过的一些外科手术或者介入手术的方法也会使血压正在下降。但是有一些疾病可能是不可逆的,比如说一些慢性的肾病导致的血压的升高或者是本身并不是一个继发性高血压,而是原发性的高血压。是因为现在的儿童,它本身肥胖过多或者是这种生活方式不健康,久坐缺乏运动,如果并不能很好的去改善这种生活方式,减重。有可能它的血压并不能很好的控制,也就谈不上治愈。
语音时长 01:18

2021-05-12

69346次收听

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吗
运动对于降血压可以起到辅助的效果,但是想起到明显的效果,必须长时间有规律的运动才具有效果,长时间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体重减轻,使体重得到控制,血管提高调节能力,稳定血压的水平,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目的,但运动时一定要适量,不能做剧烈的运动,避免血压突然升高,引发头晕或者是头痛的情况。要通过运动使血压降低以外,还可以通过饮食来改善,严重时需要配合医生服用降血压的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语音时长 01:00

2021-04-22

79260次收听

血压低能吃阿司匹林吗
血压低不建议吃阿司匹林。血压低是人体的血液对血管的压力不足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症状。这主要看测量的血压有没有低于60/90毫米汞柱。如果低于这个值,就表示有低血压了。而低血压的治疗药物主要有奥曲肽、阿卡波糖、盐酸米多君、氟氢可的松等,但并没有阿司匹林,所以在治疗低血压时,一般是不建议吃阿司匹林的。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它能够溶解人体内的血栓,主要应用于预防心梗、心绞痛等疾病。如果没有这些疾病建议还是不要随意用药,防止出现在用药时出现一些用药后的副作用。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22

85771次收听

02:35
高血压可以吃红糖吗
高血压患者可以少量食用红糖。红糖是一种带蜜的甘蔗成品糖,是甘蔗经过榨汁浓缩形成的一种带蜜糖,除有葡萄糖的功能之外,还含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铁、锌、锰、铬等,营养成分要比白砂糖更好。但是高血压患者,每日饮食建议是低盐低脂优质蛋白,所以对于没有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可以放心适量服用。但是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会引起糖代谢障碍,造成患者的血糖难以控制,威胁到生命健康。所以尽量避免不用或少量偶尔服用。
05:02
高血压的预防
高血压要从针对人群,预防的措施,血压的管理进行预防。一、高危人群有家族遗传史的,要重视。男性,年龄40岁以后,比较劳累,容易熬夜的工种,都容易血压高。肥胖人或者是体重指数偏高的人,需要提前预防注意。二、预防措施方面,适量的锻炼活动,减肥。戒烟,戒酒,清淡饮食控制盐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心态平衡。三、血压管理,血压高以吃药为主,药物治疗是副作用比较少,效果比较好的治疗。
高血压吃什么菜好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药物的同时,还应配合饮食调理、运动等方式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在生活中应适当多吃一些有降压作用的蔬菜,如茄子、大蒜、苦瓜、洋葱等,这类食物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对于血压的控制有很大帮助。
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
高血压在中医这里分型有气虚血瘀,气阴亏虚,肝阳上亢,肾阴不足,痰浊阻滞五种分型。想要让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就应该去医院做检查,了解具体属于哪种分型后,中医就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给予药物治疗,患者自己千万不能随便用药。
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
血压正常的正常范围,收缩压是90到140mmHg,舒张压在60到90mmHg之间。血压测量值超出这个范围都属于异常。随着年龄的升高,血压正常标准也应该高些。这个说法是不正确。不管什么年龄段的人,只要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也会提高,血压正常值的指定是基于血压对于血管、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伤。1948年到1957年,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才认识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在1957年才制定第一个高血压诊断标准,当时认为血压超过160/90mmHg才认为是高血压。随着研究的进展以及对于血压的控制率的提高,为了提高高血压患者对于血压的认识,以及降低高血压对于各个器官的损伤等研究结果,对于血压正常值或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变化。2018年美国制定新的血压正常标准,认为只要血压超过130/80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病,根据美国高血压流行病研究得出结论。这个标准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不能盲目盲从美国的标准去诊断和治疗高血压。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13

62954次收听

03:08
高血压的预防
高血压预防要多了解科普知识,平时注意做好限盐、纠正饮食习惯、戒烟限酒、增强体育运动以及坚持服药等工作。高血压日常预防注意以下几点:一、限盐。平均每日摄盐量尽量控制在6克以下;二、改变饮食习惯。含脂肉类要少吃,尽量用植物油炒菜,能减少、减低血压;三、控制体重;四、限酒,尽量少饮酒;五、不抽烟;六、加强体育运动,多增加户外活动;七、劳逸结合;八、注意经常测血压;九、坚持吃药,患者依从性要好,降压药要坚持服用,不能漏服,否则容易造成血压波动,出现并发症。
高血压中医辨证
中医将高血压分为肝阳上亢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阴虚阳亢型、风痰兼夹型。这五种不同类型的高血压其发病原因与症状不同,因此在治疗时也选用不同的方剂治疗,如天麻钩藤饮、六味地黄汤、地黄饮子、左归丸等。
高血压的长期治疗
在我国,有高血压的人群普遍还是很多的,因为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相比以往已经普遍升高很多,所以大家都对健康表示很重视,而如果患有高血压,根据患者体质的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高血压的长期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饮食治疗等。
血压高怎么办
目前很多中老年人收高血压疾病的困扰,如果血压在150-110mmHg范围内,应该积极治疗和做好生活护理。首先,少吃清淡饮食,不要吃油腻,第二,戒烟,第三,多运动,第四,休息好。可以服用厄贝沙坦胶囊,依那普利胶囊,氨氯地平缓释片。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是控制血压的关键。